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关键要素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关键要素
追溯参与方
应具备内部和外部追溯能力。
应记录每批次进口冷链食品的报关单信息、检验检疫信息、货物来源和去向、货物数量、位置等关键信息。
应记录内部业务流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进口冷链食品质量或安全的事件、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应按照6.4的要求记录、采集并保存本环节的追溯信息。
追溯单元
应根据追溯产品特征和追溯要求,确定追溯单元及追溯精度。
以追溯单元为核心,确定追溯码、追溯流程、追溯参与方及追溯信息。
追溯码及标识
追溯码要求
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码应符合下列要求。
a)追溯码以追溯精度、产品特性和应用现状为基础,选择适当的编码结构。
b)追溯码在形成或确认追溯单元时赋予,伴随追溯单元整个生命周期,将追溯码与其相关信息的记录有效关联和对应。
c)追溯码符合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编码要求符合GB/T 7027-2002中第7章的规定。
d)追溯码始终保留在产品本体、外包装或随附文件上。因产品分装(分切、分割)后重新包装或重新组合等情况,分配新的追溯码并粘贴在新的包装上,新的追溯码与原来的包装上的追溯码产生关联。
追溯码与所涉及的冷链设施设备、作业人员、位置等信息的唯一编码相关联。
追溯码的构成
追溯码应包括追溯主体信息和追溯单元信息,可由主体码、产品码、批次码、单品码等构成,追溯码构成方案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追溯码示例见附录B。追溯码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追溯到批次时,追溯码包括主体码、产品码和批次码;
b)追溯到单品时,追溯码包括主体码、产品码、单品码和/或批次码。
追溯码的扩展要求
追溯码结构应具有扩展性,以满足更多追溯需求。追溯码的扩展应符合以下要求:
a)扩展信息内容为产品追溯所需的必要性信息,如产地、数量、重量等;
b)在同一追溯码结构中,扩展代码具有唯一性。
标识载体
根据实际需要,标识载体可选择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RFID)标签,一维条码和二维码标识载体示例见附录B。标识载体要求如下:
a)标识载体为一维条码时,可采用128或GS1-128码,应符合GB/T 18347 或GB/T 15425的规定;
b)标识载体为二维码时,可使用快速响应矩阵码(QRCode)或汉信码,QRCode应符合GB/T 18284的规定;汉信码应符合GB/T 21049的规定;
c)标识载体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时,应符合GB/T 36365 的规定。
追溯信息
信息内容应涵盖进口冷链食品从境内通关到境内生产加工、冷库储存、冷链运输、配送、市场流通、终端消费等环节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主体信息、食品相关信息、交易信息等,具体信息内容应符合GB/T 43260的规定。
应确定统一的追溯信息描述方式和信息格式,追溯信息数据元应符合GB/T43265 的要求。
应保存进口冷链食品境内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企业追溯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符合GB/T 43260的规定。
建立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各环节温度监测和环节间交接制度。
追溯系统
追溯系统的建设、运行应充分满足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等不同类型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追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记录、信息共享、数据统计分析、应急事件管理等功能,追溯系统开发指南见GB/T 43195。
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具备防篡改、有效性验证等功能。
追溯系统应预留数据交换接口。
上一篇:进口冷链食品追溯:总体要求
下一篇: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