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茶叶初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
出口茶叶初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
环境条件
应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厂。
应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
水源清洁、充足。茶叶加工用水应达到GB5749的要求。
厂区
厂区内不能兼营、生产可能影响茶叶卫生的其他产品。应根据加工要求合理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厂区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地面无积水,厂区应合理绿化。
厂房和设施的布局应与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相适应。加工厂应有足够面积的辅料和成品仓库,并有防潮、防霉、防蝇、防虫和防鼠设施。
厂区的朝向应根据地理位置合理选择。锅炉房、厕所应处于加工车间的下风口。
加工车间
加工车间包括贮青间、加工间、包装间等,面积应与加工产品种类、数量相适应。采光良好,地面坚固、平整、光洁,便于清洁和清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使用易清洁、浅色、不易脱落的材料装修。
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贮青间应独立设置,晒青、萎凋等场所应有防止外来物污染的措施。
车间门、窗结构严密,并配有防鼠、防虫、防蝇设施。车间的排水口应有防止污水、鼠类、昆虫通过排水装置进入车间的措施。
杀青和干燥车间应安装排湿、排气设备。各种炉灶火门不得直接开向车间,燃料及残渣应设有专门存放处,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加工设备与设施
设备、设施的数量应与生产相适应,符合工艺和产品卫生的要求。加工设备的安装应尽量按照工艺流程布局,与屋顶、墙壁有适当距离,便于维护保养和清洁。
直接接触茶叶的设备和用具应用无毒、无异味、易清洁的材料制成。新设备使用前应清除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开始和结束,应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卫生设施与管理
车间进口处应设更衣室,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干手设备或用品。制定并明示更衣、洗手程序。
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
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加工人员班前班后个人清洁、环境清洁及加工过程良好操作的行为。
建立产品追溯制度,按照鲜叶进厂验收一生产加工一出厂检验的程序,做好各环节批次记录。鲜叶进厂批次号应对应种植基地的批次号,逐批加工,标识清楚,独立存放,避免交叉。
应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加工,加工设备、工具、容器应保持清洁,非茶叶加工用的物品不得放在车间内。防止茶叶加工中产生劣变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加工过程中,在制品应按等级、规格存放并适当标识。盛装废弃物的容器应有标识,不得与盛装茶叶的容器混用。
加工、包装、贮存过程中,避免茶叶与地面直接接触。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物品接触。
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加工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制茶技术和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掌握制茶的基本技能和卫生要求。
加工及有关人员应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
进入车间应着工作服、戴工作帽、洗手、换鞋。工作服、帽和鞋不得穿戴出车间。
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禁止在车间内饮食、吸烟、吐痰及其他可能对茶叶加工造成污染的行为。
上一篇: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追溯要求
下一篇:出口茶叶:不同清洁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