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班延误之空中交通管制原因
航班延误之空中交通管制原因
航空管制也称空中交通管制,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飞行规则, 对空中飞行的航空器实施的监督控制和强制性管理的统称。主要目的是维持飞行秩序,防止航空器互撞和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 航空管制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自有领空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 一般都有明确的立法和规定。
我国民用航空对领空的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 超过民用航空范围的空域由我国国防部队进行管理。 航空管制导致导致航班延误主要是因为流量控制和空军活动导致的航路 禁止或限制。 空域是飞行的前提, 我国空域实行军管民用, 民航实际使用量只占空域的20%-25%,而伴随民航高速发展,航班需求量的急剧增加,民航可用空域已经饱和,这使得流量控制上升为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而且呈现越发严重的态势。另外,为保障国家安全,空军活动、军事演习优先于民航;而且空军活动涉及国防机密,往往来得突然且没有预计时间。因此,一旦因军事活动发生航班延误原因解析管制, 民航运输就会受到影响,或在地面等待,或返航或就近降落其他机场等待, 等等。而空军管制解除后空域往往又大量塞机,要消化堆积的大量航班, 又再次出现延误。总的来说,目前部分繁忙机场空中交通处于超负荷运转,飞机离港往往在地面滑行甚至等待较长时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010年中国民航主要航空公司因航空管制原因(包括流量控制和军事活动)导致的航班延误占 36.48%,中小航空公司因航空管制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占31.84%,是影响航班延误的第 2 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