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国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分别达到16.9%和53.5%,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对外贸易运输量,在保障进口粮食、能源资源等重点物资运输和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船东拥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从总吨上已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中,中国分别占8席和7席。
中欧班列10年来累计运送货物731万标箱
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近日在江苏连云港市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十年来,中欧班列已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广泛接纳和利用。截至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已遍布五大洲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共签署合作文件200多份。
全球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数据出炉
上海航运交易所报道:8月中国主要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保持稳定,欧美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有所起伏。
数据统计显示,8月,中国9大主要港口作业效率保持稳定,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分别为1.40天、0.88天,环比分别下降4.1%和上升2.3%,优于其他11个国外主要港口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2.09天、1.69天)。
欧美各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有所起伏。其中,欧洲汉堡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2.16天,环比上升7.5%;美西主要港口洛杉矶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3.91天,环比下降1.3%;长滩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5.22天。
中企在巴西新增一条货运航线,助力欧洲和南美经贸往来
当地时间9月15日,首条由中国企业自营的“欧洲—南美东”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仪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企业不仅在连通巴西和中国间的贸易中积极发挥作用,还帮助巴西联通世界其他地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和世界经济交流。
执行航线首航任务的“新南通”号货轮计划装载约3000个集装箱,重点覆盖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货物运抵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消费市场,促进欧洲和南美地区经贸往来。
郑州-青岛-意大利瓦多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9月15日上午,首班由上汽国际和中远海运合作的整车出口海铁联运班列,在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郑州中心站举行发运仪式。装载着上汽整车的集装箱从郑州中心站鸣笛启程,预计28小时后抵达青岛黄岛港站,然后转乘中远海运双子座轮发往意大利瓦多港。
本趟专列,上汽首次采用中远海运的海铁联运全程供应链物流方案。该方案由中远海控旗下青岛集运联合中国铁路郑州局、中铁多联郑州分公司等为上汽量身定制。该班列从郑州中心站发出后,中途不再重新编组,直达青岛黄岛港内等待装船,确保了运输的安全和绿色高效。
巴拿马运河:不排除进一步削减运力的可能性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警告称,如果干旱持续存在,每日过境班次可能会进一步削减。
本周,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Ricaurte Vásquez Morales邀请邀请媒体出席会议,他在会上阐述了他对运河短期内交通状况的看法,并概述了他对长期解决方案的希望,以确保淡水短缺问题在未来不再构成威胁。
亚马逊宣布推出亚马逊供应链
近日,亚马逊宣布推出亚马逊供应链(Supply Chain by Amazon)整体解决方案,这是一套端到端、全自动的供应链服务,将帮助卖家将其商品从制造商处直接配送给世界各地的客户。借助亚马逊供应链,卖家可以从世界地的制造工厂提取库存,处理跨境运输、清关和地面运输,批量存储库存,管理亚马逊和其他销售渠道的补货,并直接交付给客户。相当于说,卖家现在可以专注于发展业务,而亚马逊负责物流、降低成本并提升交付速度。
两项多式联运国家标准发布
9月12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多式联运货物分类与代码》和《多式联运运载单元标识》两项国家标准,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奠定基础。本次发布的《多式联运货物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统一了多式联运货物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代码结构和编码方法,给出了19个大类、116个中类的货物分类与代码。《多式联运运载单元标识》国家标准统一了多式联运运载单元的标识及标记要求,确保运载单元标识的唯一性。

飞啊网机场三字代码查询工具,可通过输入国家、三字码、机场名称进行查询,可以查询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个机场信息,包括机场中英文、IATA(三字码)、ATL – ICAO(四字码)、机场类型、机场位置等详细机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