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运服务查询,航线全,价格准的平台。

我要查价
Query price
一代入驻
一代入驻
Agent Onboarding
我要入驻
询盘大厅

首页 > 空运动态 > 胡申翱:在不确定的全球贸易中跑出韧性增长|专访恰时国际物流

胡申翱:在不确定的全球贸易中跑出韧性增长|专访恰时国际物流

2025-09-12 10:39:56

飞啊网:胡总,非常高兴再次邀请到您。我们看到,尽管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恰时国际物流却在2025年实现了逆势爆发式增长,同时还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首先想请问胡总,您认为这次爆发式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胡申翱:谢谢飞啊网的再次邀请。说起这个,我最近有个很深的感悟——做企业其实和跑步非常相似。我基本每周3次都会在徐汇滨江跑步,看看江上往来的船只、晨练的人群,还有远处码头正在作业的吊机。那种在动态中保持心流的状态,特别能磨练一个人的定力和韧性。其实做企业也是这样,要在变化中稳住节奏。

说到增长的关键,我认为首要因素是我们持续构建的"柔性服务能力"。市场波动越大,客户越需要敏捷、可定制的物流方案。同时,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打造'恰时'这一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准时,更是恰到好处的服务体验,这种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为我们赢得了许多客户的长期信任。

 

飞啊网:在逆势增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能否分享一个您和团队应对突发危机的具体案例?

胡申翱:确实,国际物流天天都在应对不确定性。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三季度,我们一个重要客户的精密仪器设备在德国汉堡港因突发罢工面临滞压。周末深夜接到消息,不仅面临高昂的滞港费,更会耽误客户生产线的安装周期。

我们马上启动紧急响应机制:第一步,15分钟内组建了包含海外代理、关务、客户经理的应急小组;第二步,多线并行——联系附近港口中转、协调机场包机备用方案,同时与客户保持每两小时一次的进度同步;第三步,快速决策。基于当时情况评估,我们最终选择通过中欧班列接力国内段运输的方式,比原方案仅多了半天,但比滞港等待节省了至少十天。

这件事让我特别骄傲的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整个团队的表现:有年轻同事主动连夜对接欧洲代理,有老员工调动多年积累的铁路资源。对我们来说,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才是品牌真正的试金石。它考验的不仅是应急机制,更是团队是否真正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飞啊网:这确实能看出恰时的专业和担当。您认为在这种时刻,领导者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胡申翱:我的体会是:领导者首先要稳得住,团队才敢冲得上。在这种时候,我不需要冲在一线操作,但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给方向,快速确认"保时效"优先于"控成本"的原则;二是给支持,调动所有可能的内外部资源;三是担责任,让团队知道只要决策有理有据,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责任由我来扛。就像跑步遇到极限期,调整呼吸、保持节奏才能带领整个身体突破瓶颈。

 

飞啊网:资本市场的青睐对恰时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恰时最终选择了拒绝资本的介入?

胡申翱:资本当然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而不仅仅是规模增速。但我们认为,恰时目前还没有到需要借助外部资本的最佳时机。现阶段,我们更聚焦于内部人才梯队的夯实和培养。可以说,恰时不缺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客户需求,真正稀缺的是既懂行业、又具备客户思维,能打硬仗的"物流顾问"式人才。这是我们当前的重中之重。

就像跑步,不是起步多快就能赢,关键在于把握节奏、储备耐力。我们绝不会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牺牲服务品质,这是恰时坚守的底线。品牌建设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我们希望先夯实内功,让品牌价值自然呈现。

 

飞啊网:那么在团队建设方面,恰时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如何系统性地培养这类"物流顾问"型人才?

胡申翱:我们从去年启动"领航员计划",为不同阶段的员工规划了清晰的成长路径:
一是面向新人推行"实战陪跑制",每位新顾问配备资深教练,前三个月以带教为主、不以考核为导向;
二是针对骨干员工,开设"跨链融合课程",要求海运背景的学空运,空运出身的懂海运,彻底打破传统物流的技能壁垒;
三是对于管理者,必须亲自带队攻克"客户痛点攻坚项目"。例如去年,我们就成功为某新能源电池企业解决了海外退货逆向物流的难题。

当前行业最缺的不是会订舱的人,而是能深入理解客户业务、具备供应链整体思维的人才。我们也积极拓展与客户的多元交流——真正洞察物流痛点的人,往往正在客户那边。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是恰时品牌的代言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直接塑造着客户对我们的品牌认知。

 

飞啊网:商业模型已经跑通,恰时未来是否会拓展其他业务?有哪些新方向的规划?

胡申翱:我们仍然会坚守"多维度服务中国制造出海"这一主航道,但目前也在两个新方向发力:
一是推进细分行业的专业化运营,计划在上海周边设立多个行业事业部,团队必须深耕客户的产品、技术与销售模式;
二是推出"供应链融通"服务,联合生态伙伴为出海企业提供集物流、关务、退税、资金流于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说到底,未来物流企业的竞争不再只是价格层面,更是供应链整体效率与韧性的比拼。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将成为区分价值的关键标志,恰时希望成为客户心中专业、可靠的首选合作伙伴。

 

飞啊网:最后,恰时在这段逆势增长的历程中,您个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您坚持跑步的习惯是否也为经营管理带来了某些启发?

胡申翱:的确,跑步给了我很多启示。越是处于复杂环境,越要回归本质。就像我在徐汇滨江跑步时所见,黄浦江虽有潮汐风浪,却始终向东流去。做企业也是如此,物流的本质是"服务",而服务的本质是"为人解决问题"。

这两年来,我常对团队说:"我们不要做订单的搬运工,而要做客户供应链的咨询顾问。"恰时的成长,不是因为我们多了不起,而是我们坚持比客户多想一步、多走一步,最终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积累,恰恰是品牌建设最坚实的基础。运动和经营确有相通之处,都需要坚持、节奏感和应对变化的勇气。有时候在江边跑步时灵光一现,豁然开朗,那种体验非常享受。

飞啊网:谢谢胡总再次带来这么多干货满满的分享。

胡申翱:也谢谢飞啊网。恰时依然在成长,期待明年能带来更多成果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