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公约要求:根据IATA《危险品规则》(DGR)和ICAO附件9,所有航空货物必须通过磁性检测,防止强磁性物质干扰飞机导航系统。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拥有全球最密集的航线网络,日均航班量超3000架次,安全标准严苛。
磁检不合格的后果
货物被拒收:菲律宾、越南等国海关会直接扣留未通过磁检的货物,需支付高昂仓储费(参考:胡志明市仓储费高达¥800/天/柜)。
运输成本飙升:退货重新检测费用可达¥500-2000/票,且需额外3-5个工作日处理。
如何快速通过磁检?
自检工具:使用飞啊网免费提供的“磁性检测仪”(扫码下载),提前筛查货物。
合规包装:将磁性部件与非磁性材料隔离,单件货物磁场强度需≤0.4A/m(国际标准)。
权威认证:委托具备CNAS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磁性合规声明”,提升通关效率。
中国到东南亚物流:10大运输禁忌与避坑指南
1. 文件陷阱:一张发票毁掉整柜货物
必带文件:
商业发票(需体现HS编码、原产地声明)
空运提单(AWB)
进口许可证(如印尼的NIKKEI编号、泰国的EORI登记)
血泪教训:2022年广州某企业因缺少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Halal),货物在吉隆坡港被焚毁。
2. 包装雷区:防潮防震不如“合规标识”
东南亚气候特点:
马来西亚、印尼:全年高温多雨(湿度>80%),需用防水包装+干燥剂。
越南、菲律宾:台风频发(年均5-8次),易碎品必须标注“FRAGILE”并使用气泡膜加固。
标识规范:
放射性物质(≤0.01mSv/h)
毒性物质(UN编号+危险品菱形标志)
3. 清关黑洞:这些“普通货物”竟被海关扣押
敏感品类清单:
含锂电池设备(需单独申报,容量≤100Wh)
成人用品(泰国、新加坡需提供产品备案号)
农产品(如中国的荔枝、龙眼,需提前办理植物检疫证书)
4. 时效杀手:你不知道的“物流暗礁”
旺季拥堵期:
中国春节前后(1-2月)、斋月期间(印尼、马来西亚),运力下降30%-50%。
解决方案:提前3个月预订舱位。
中转风险:
部分航线需在新加坡、曼谷中转,中转时间可能长达72小时(如上海→雅加达经樟宜)。
更多国际物流相关问题咨询,请访问飞啊网(http://www.feeair.com)在线咨询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