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运服务查询,航线全,价格准的平台。
我要查价
Query price
一代入驻
一代入驻
Agent Onboarding
我要入驻
询盘大厅

国际贸易术语的发展

国际贸易术语的发展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在数量、名称及含义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新的贸易术语不断应运而生,旧的过时的贸易术语也逐渐被淘汰。国际商会于 1936 年首次制定和公布了《1936 年解释贸易条件的国际规划》,订出了 9 种贸易术语,以后经过几次修改。后来,为了适应电子数据交换(英文缩写EDI)通信的应用和集装箱及多式运输的扩大,1990 年国际商会又推出了《199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90 通则》,确定了 13 种贸易术语。2000 年,国际商会又根据最近出现的无关税区的广泛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信息的增多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已使用了 10 年的《90 通则》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2000 通则》(Incoterms  2000)。新通则保留了原来的 13 种贸易术语,只是对某些术语在对当事人的有关义务的规定方面作了适当的变更,使贸易术语的规定更加细致、明确、清楚。2010 年 9 月国际商会在《2000 通则》基础上又完成了《2010 通则》(Incoterms 2010),已于 2011 年 1 月 1 日生效。《2010 通则》中将贸易术语划分为适用于各种运输的 CIP、CPT、DAP、DAT、DDP、EXW、FCA 和只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的 CFR、CIF、FAS、FOB,并将术语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国内贸易中,赋予电子单据与书面单据同样的效力, 增加对出口国安检的义务分配,要求双方明确交货位置,将承运人定义为缔约承运人,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实践要求,并进一步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鹿特丹规则》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