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主要任务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主要任务
(一)提高物流标准化水平
以符合国家标准(GB/T2934-2007)要求的1.2m×1.0m托盘(含托盘笼)作为循环共用标准托盘。通过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逐步提高全社会标准托盘普及率,促进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改造,以托盘标准化为切入点,形成带动效应,逐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标准化水平。
(二)培育托盘循环共用运营主体
选择标准托盘持有量多、服务网点覆盖区域广、信息管理系统水平高、便利服务功能完善的托盘租赁服务企业,作为托盘循环共用的运营主体企业。同时,支持其它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托盘租赁服务,逐步形成全国性大型企业与区域性中小型相结合,综合服务企业与专项服务企业相配套,能够支撑全国托盘循环共用系统运营的托盘租赁服务群体,为生产、批发、物流与零售企业开展标准托盘循环共用提供托盘的租赁、回收、维修及管理等服务。
(三)提升托盘循环共用水平
运用财政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生产、批发、物流、零售等各类企业从 自购托盘转向租赁标准托盘,特别是要发挥大型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中的链主地位,提高标准托盘租赁比率和一贯化带板运输作业比率,促进标准化托盘延供应链上 下游顺畅流转,实现标准化托盘在全社会的循环共用,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环境 成本。
(四)完善相关标准和服务规范
在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过程中,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实际,逐步形成托盘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标准,托盘租赁服务规范及一贯化作业的操作规范等,促进商贸物流相关标准和服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五)加强统计工作
通过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加强对托盘循环共用的托盘数量及循环共用运行数据统计,及时发布托盘循环共用发展动态,价格趋势和经济效益,指导各地及各行业开展托盘循环共用统计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开展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
上一篇: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意义
下一篇: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