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关于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环境、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贸易依靠准入和配额进行要素管理,工具应用性不强,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 但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要依托网络、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基础设施,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
1) 平台服务能力
平台主要是指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综合供应链平台等,这些平台是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的基础支撑。目前,我国对平台类基础设施建设未给予足够重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较少,平台体系化建设不足,平台基础设施协同效应不强。
2) 网络保障能力
网络设施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设施。目前我国具备强大的光纤保障能力,尤其是5G 的应用全球领先,美国发起贸易争端,打压中国诸多企业的根本原因是看到以 5G 为代表的网络保障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 物流服务能力
物流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物流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主要是指运力基础设施,如航空港、铁路、公路、海港和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吞吐能力;二是运能保障能力,是指配套的设备、技术、调度、供应链等综合集成服务能力。我国国内物流水平世界领先,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航空运力短缺和海运“一箱难求”,暴露了我国在国际物流服务方面的发展短板。
4) 特殊监管区域的准入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进口货物前置存放的基础,也是跨境网购保税“1210”模式创新的前提。2020 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 3.4%,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 31.1%。基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产品 72 小时可被送达,这是消费市场销售占有率的基础保障。但是,对比国际上特殊监管区域准入标准,我国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准入制度严、门槛要求高、投资成本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城市的积极性和投资热度。以上四个基础保障设施缺一不可,四者相辅相成、相互协同,是各地跨境电商发展占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上一篇: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跨境电商的经营环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