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运服务查询,航线全,价格准的平台。
我要查价
Query price
一代入驻
一代入驻
Agent Onboarding
我要入驻
询盘大厅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一)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使得贸易的宽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

大量资料表明,在国际分工发展较快的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较快,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提高,说明了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而且还决定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贸易主要发生在宗主国与其生产原料提供国之间,主要商品为初级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1953 年,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高达 50.3%,第一次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大大增强了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等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明显上升,从而推动了电器、能源、建筑、石化等工业部门的变革,防治污染、节能、信息服务等将形成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北美、西欧的环保技术已占据国际市场的 60%,据西方 7 个工业国的调查,抵制非环保产品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79%,这表明绿色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主导地位,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为了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3 年 12 月 15 日,在乌拉圭回合的贸易谈判委员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决定起草一份贸易与环境的工作方案,并制定有关贸易与环境措施之间增强相互作用的规则,监督用于环境目的的贸易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措施。随着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国际援助和国际投资中,环保工程备受重视。当前,许多国家不仅陆续推出严格的环保法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大都制定“环保产品优先”的原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明确提出对环保产品要制定出口优惠政策,欧洲联盟已制定“绿色输入”政策,东盟国家决定对环保产品征收低关税,这些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分不开的。从最初以英国为核心地位,基本围绕它展开国际贸易到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都与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有很大的关系。


(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分工状况如何,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工业力量雄厚,产品竞争力强,同时它又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所以,当时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它们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便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便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这种演变,是和世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分不开的,也是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五)国际分工成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在客观上对国际贸易发展提出了减少贸易障碍的要求。


(六)国际分工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做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出口依存度增长过快,与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密不可分。近 10 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给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造成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和盲目出口。很多外商看准了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大量开展加工贸易。因此,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看,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加工贸易从零起步,比重上升迅猛,1995 年加工贸易额超过一般贸易,到 2004 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 55.28%。2005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 6 905.1 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 48.55%,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 28.8%和 24.2%,远高于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 15.3%和 14.9%。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


GDP 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公式中的分母,GDP 统计结果对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采用产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所以统计遗漏很多。2005 年和 2006 年国家统计局两次对 GDP 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从两次公布的结果看,1993—2004 年我国的 GDP 总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经济普查年度 GDP 上调了 23 002 亿元,GDP 年均上调 7 418 亿元。与 GDP 数据修订前相比,GDP 数据修订之后我国历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降低了。2004 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修订之前是 70.01%,修订之后下降了 10.2 个百分点,1993—2004 年年平均下降了 4.25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对 GDP 进行修订之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被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