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材料检疫:热处理库的技术要求
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材料检疫:热处理库的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热处理库应具备良好的密闭和保温性能,配备供热设备、调湿设备、水分检测仪器及气体循环系统、气体排放系统、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系统,并符合消防和环保的要求。
热处理库的附属供热装置
热处理库的附属供热装置(包括蒸汽锅炉、导热油炉和干热风燃烧炉等)的选址与建造应符合环保、劳动、消防等部门的要求。配置压力蒸汽锅炉的,应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锅炉使用许可证;供应热源的燃烧炉应配备除尘除火星设备。
木材含水率检测仪表
为了解热处理过程中木质包装材料含水率的变化以及满足对木质包装材料进行干燥的需要,应配置备木材水分检测仪或便携式木材测湿仪(精度士0.5%,测量范围0%~60%)。
热处理库的容积
根据处理量的需要确定热处理库的容积,最小应不小于50m。
温度检测设备
热处理库应配备温度自动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和记录热处理过程中库内干、湿球或木材材心温度变化情况。温度检测系统应具有巡回多点检测、定点定时监测和检测数据网络传输功能。温度传感器检测精度在士0.5℃,并经国家标准计量检定合格。
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应置于库内气流循环良好的地方。安装于库内一侧墙壁的中部,距地面1.3m的地方,干、湿球温度感温头相距8cm~10cm,湿球感温探头距水面3cm~5 cm。
热处理库投入使用前需对库内空间温度是否分布均匀进行定点检测。若各检测点之间温度相差≥2 ℃的,应及时调整库内相关设备以使库内各点的温度一致。
热处理库的升温性能要求
根据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时对温度和湿度的实际需要,评定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库升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设备功率是否匹配,参见如下指标:
a)在冬季气温低于10℃时,是否能使热处理库升温达到干球温度65℃以上和湿球温度60℃以上,或者干球温度75℃以上;
b)在夏季时,热处理库升温可否达到干球温度70℃以上和湿球温度65℃以上,或干球温度80℃以上。
热处理库的建筑要求
一般要求
建筑热处理库需按照国家建设部门的相关要求勘查设计,同时还需满足密闭、保温与防腐蚀的要求。
基础
一般用块石浇混凝土造成。基础深度应当低于冻结线10cm。
地面
地面应结实,防止陷落。地面一般由四层组成:最下一层为素土夯实,第二层为10cm厚的碎石垫层(或石灰、碎石、炉渣三合土垫层),第三层为12cm厚的混凝土层,最上一层为2c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层。地面坡度宜为2%,以便排水。
墙壁
热处理库的墙壁,一般宜采用双墙壁结构、用砖砌成,中间填充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墙厚0.5m~0.8m;也可采用单墙结构、再使用玻璃纤维等保温材料和不锈钢板或铝板在内壁加上保温层。
库顶
一般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厚度10cm即可。上面使用炉渣、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做保温层。
库门
库门应不透水汽,热传导小,经久耐用,开启方便。目前广泛采用金属双扇门,门扇用角铁和槽钢做成骨架,两面包上厚1.5mm~2.0mm的铝板,两扇铝板之间填以玻璃棉或珍珠岩,作为保温层;门边四周和门框贴上耐热橡胶压条,以关门时能压紧密闭为准。观察用小门的建造与此相似。
热处理库的防腐处理
热处理库的内墙应涂防腐蚀涂料层,既能起到抗腐蚀作用,又可防止水汽向墙壁渗透。
库内循环设备
为确保热处理室内的温度、湿度均匀分布,以保证热处理效果和木材干燥质量,应根据热处理库容积的大小,安装匹配的正反向风机,风机的装机容量每30m³不小于1000 W。
热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热处理库应安装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热处理过程的加热升温、排气降温和调节湿度等过程进行自动控制,使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室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一直维持在所设定的热处理技术指标要求之内,以保证木质包装材料的热处理质量,防止温度低于热处理技术指标,或防止温度过高引起木材扭曲变形或开裂,实现对木质包装材料的有效检疫处理,维持木质包装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
热处理库的验收
热处理库建成后应运行所有设备,使其达到本标准中规定的热处理技术指标,经现场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