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理报关基本要求
代理报关基本要求
企业资质
报关企业应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报关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应符合海关规定的设立条件,取得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证书。
报关企业应与海关认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签订电子数据应用协议。
服务人员
代理报关服务人员应具备满足相应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包括报关、报检、管理、法律、外贸、国际货运、财经和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
代理报关服务人员应是经所在报关企业向海关报备,专门负责办理其所在单位报关业务的人员。
代理报关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服务场所
报关企业应具有固定的、易识别的,并与其业务规模、作业需求相适应的服务场所。如有搬迁、停业或企业其他信息变化情况的,应到海关及其他注册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服务场所应满足以下要求:
a)悬挂公司铭牌,保持铭牌干净、整洁;
b)应配备办公、通关作业所需的设施、设备,以保证代理报关服务作业进行;
c)在显著位置放置企业营业执照、海关注册登记证书及其他相关资质证书;
d)在显著位置公布服务电话或电子邮箱及投诉电话或电子邮箱;
e)安全设施和公共卫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保密
报关企业应要求全体员工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将委托方商业信息、代理报关服务委托事项以及任何与委托方及其关联方相关的材料、信息泄露给其他组织和个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息管理
覆盖范围
报关企业信息管理应覆盖、贯穿业务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委托方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作业流程管理、单证管理、财务管理和信用管理等。
系统化
报关企业信息管理应系统化,具有报关状态和进度的查询功能,以及业务统计、分析功能,真实、有效、完整记录报关活动,实现整个流程检索和跟踪。
安全
代理报关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信息管理的安全。可根据岗位设置不同的登录权限,凭密码登录操作,并且定期更改用户密码。
档案管理
档案范围
报关企业在提供代理报关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及报关单证、进出口单证、合同、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其他资料应按照统一的原则进行分类、整理、保管,形成档案。
档案管理要求
报关企业应按海关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报关企业应配备档案管理设备和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中各项记录的内容应真实、详细,能反映与委托方之间的交易过程。
档案的存放应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档案数据库,以实现档案管理及业务数据电子化查询。
报关档案保存期限为自进出口货物海关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财务档案保存期限按国家相关法规执行。
服务内容与流程
服务内容
报关单、进出境备案清单申报及提交报关单证等海关手续。
缴纳税费和退税、补税手续。
海关结关等手续,以及配合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等。
进出口货物减税、免税等手续。
加工贸易合同手册设立、变更和核销及保税监管等手续。
可由报关企业代为办理的其他海关事务。